很多经销商计划仓库转型升级,在初期规划时就想在仓库里用高位货架,但这真的就合适吗?经销商的仓库中使用高位货架(通常指高度超过5米的高密度存储系统)既有显著的优势,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。
我们先来看看仓库使用高位货架的优势:
01提升空间利用率
高位货架通过垂直存储充分利用仓库高度,大幅减少地面占用面积,尤其适合土地成本高昂或仓库空间有限的区域。存储密度高,单位面积存储量可能提升数倍。
02增加存储容量
通过向上扩展,可显著增加库存容量,适合SKU多、批量大的经销商,支持更多品类或备货需求。
03提高作业效率(结合自动化时)
若搭配自动化设备(如堆垛机、AGV),可实现快速存取,减少人工搬运时间,提升订单处理速度。系统化货位管理便于先进先出(FIFO)或批次跟踪,降低过期风险。
04降低长期成本
减少对多个仓库的依赖,节省租金和管理成本。自动化系统可减少人工依赖,长期节省人力开支。
05安全性增强
货架结构稳固,设计规范可降低货物倒塌风险。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搬运事故(如叉车碰撞)。
除此之外,高位货架也存在一定得劣势,经销商一定要深思熟虑。
01初始投资高
货架本身成本较高,配套设备(如高位叉车、自动化系统)需额外投入,可能超出中小型经销商预算。
02维护复杂性与成本
自动化设备需定期维护,故障可能导致运营中断,维修费用高昂。货架结构需定期检查,防止变形或锈蚀。
03操作门槛高
需培训专业叉车司机或技术人员,人工成本增加。系统依赖软件管理,需IT支持,技术故障可能影响全局。
04灵活性受限
货架布局固定后难以调整,适合存储稳定品类,若经销商产品线频繁变化,可能无法适应。非自动化高位货架存取低层货物时效率可能下降。
05建筑条件限制
仓库需满足一定层高(通常≥10米)、地面承重(如每平方米5吨以上)和抗震要求,老旧仓库可能需改造。
需谨慎的情况是:产品尺寸差异大或批次变化频繁;预算有限或缺乏技术维护能力的中小经销商;仓库层高不足或无法改造承重结构。
高位货架是空间与效率优化的利器,但需权衡初期投入、技术复杂性和业务适配性。经销商应结合自身资金状况、产品特性及长期规划,评估是否采用或选择半自动化方案作为过渡。如果经销商想要仓储规划、想知道自己是否值得上高位货架,欢迎联系来肯。